close

 

 

#社團總是讓我多認識自己一點

 

雖然可能還是不到很極致,但這學期社團儼然是重心,

總有種自己是社團系的感覺。

時常昏天暗地、抓不回自己步調的感覺也讓我常感恐慌。

但在這個新挑戰裡,除了有不同於一年前角色的學習,似乎也讓我對自己更了解。

在經歷沒時間或沒機會探索自己、沒意識「感受並認識自己是多麽重要」的歲月之後,

現在的我,對於能更認識自己一些的種種,

都覺得是值得感謝的吧。

 

發現自己遠比自己認知的還要膽小:

思考階段想得太多是常態,因而侷限、因而膽小;

行動階段又因為頭腦簡單而不懂由根本解決問題,

似乎是太不拘小節(或者是懶惰)所以總是妄想能走捷徑讓事情回到正軌。

我也並非我自以為的那麼細心和有耐心:

比起我的夥伴總是能體貼細膩地為對方設想,

在事情面前,我好像更容易硬生生忽略人的感受。

就是這樣,在該多根筋時少根筋,在處理人情世故方面的時刻又太理智。
 

---好像有點理解,水瓶座之所以在別人眼中很怪異,

可能某部分關乎笨拙的自我調節,

笨拙到不僅是自我內在擺不平,

更是嚴重趕不上周遭環境、或說社會既定「應有」的節奏,

所以常給人感覺格格不入,尤其當隱藏的技術和狀態亦不好時。

(欸現在是怪星座就好了?!)---

 

我喜歡自己大部分時候的樂觀,即使常常到後來才發現低估了事情的難度。

也深刻認知到,牽扯到人的事真的永遠最難。

常為自己的兩光而懊惱,

也發現自己是對分工這種事非常敏感的人,

追本溯源也是出於害怕別人的眼光吧,怕成為別人眼中不做事的人。

不過,慢慢地,好像也在付出全部跟衡量自己間,越來越能抓到平衡。

(雖然覺得好像還是常常負人)

感到幸運,夥伴們都是能彼此分擔與體諒的好人。

 

另一方面,寫到這我也才發現,

我習慣用我以為的、別人的標準來評斷自己:

從來不是「我覺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我覺得別人會覺得」這樣做會怎樣怎樣。

也是該檢討吧,這種近乎反射的思考模式搞得自己的價值觀都被搞亂了。

 

總而言之,

感謝我的夥伴們,

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也作為我學習的對象。

也幸好,這些都是可以學而我也願意去學的吧,

天生不是貼心人,於是透過一次一次練習去慢慢進步、盡量體貼;

認知到自己的粗心和衝動,在反省後跟下次行動前就都多思慮幾回。


 

這趟旅程還有很多可以寫的,但反省面就在這篇先來吧。

 

然後,習慣每天必須溝通、必須收發訊息,

常帶著疲憊在不早的時間回家,

也是因為有這個責任才有的珍貴經驗吧!

想成就些什麼,總必要犧牲某些事呀。

 

-

 

#一個個壓線產出的報告

 

因為時間規劃不善平常又不學好(?),

這學期一直在經歷壓線交報告的驚險。

這種事好像就是,多在意一些就可以避免,

少在意一些也就不感到有壓力(威)。

對於字數下限不再感到害怕,

在這學期和一個又一個大小不一、深度不一的報告交手後。

怎麼說都是發揮的空間吧,

只是因為常囫圇吞棗而浪費了機會然後草草了事。

都唸了兩年,這種技能作為本系最基本的專業,

是也該不感到苦手了吧。

(嗯,即使我的產出可能又淺又缺乏條理)

雖說如此,系上沒明教過的,

自己摸索雖能有所得但還是有點茫~

(跟同學聊聊發現我們在找相同資訊,完全就是噗哧一笑QQ)

 

-

#這學期最喜歡的課

 

這學期帶給我收穫最大的學程課,

最重要的是視野被開闊不少,

很多該知道卻不知道的資源讓我認知到自己有多不足,

而這些資源也各個都像一扇門般引領著什麼。

想謝謝老師的用心呀。

喜歡這門課最大的原因是老師總是認真聽我慢慢地講、拙拙地講,

即使我思緒亂、表達差,老師的專注和耐心,

總能讓我安心不少,聽回饋時也往往能被點亮些什麼。

第一次對「好教授」該有些什麼特質,有了一點輪廓和想法。

另外,也看到了目標明確、俐落自信的人,真的是可以那麼閃閃發光。

越來越覺得,不見得是自己設好一種樣子和顏色,

然後用力、刻意去達到,

而是定好自己要做的事並且去做,

看它們能讓自己成為什麼樣子。

總之,好像很久沒看到那麼亮眼的榜樣了。

 

而上了一些關於寫作知識和觀念的內容,

才確實發現平常的書寫都是如此缺乏結構和鋪陳,

知識的貧乏也是文字和概念總是淺又疏的原因。

像在這裡隨心情寫下的文字,說是廢文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但換個角度,我也有點珍惜這種亂亂寫的寫作(或根本稱不上「寫作」XD)模式,

再沒有邏輯,再不引人入勝都沒有關係,畢竟這些產出是那麼自然,也不需要對誰交代。

-

#同溫層很薄,而我也不夠溫

 

在某一堂學程課,老師隨口要大家分享那些關於系上的,

所學也好,氛圍也罷,

自己有什麼感受和想法,

我直覺地說,系上人在社群網站上發布和分享的文,

都是我很好的養分,也每每讓我覺得很有收穫。

即使我也是似懂非懂地在吸收,

即使只接收單一立場的論述有其危險,

但在自己有這樣認知的基礎下閱讀,

我想就會更謹慎,也不至於太偏頗吧,

更多的一定還是開啟我的思考、讓我多認識這個世界這些幫助。

而且無論如何,

我覺得能公開寫論述完備、不乏邏輯(至少我自己感覺啦)的文章,

還可以和留言者進行不馬虎的討論,

這些就已經夠令我敬佩了呀。

 

雖然不難發現同溫層實在太厚,

厚到一定會有對社會真實感到沮喪的時候,

但退後想,也是因為這樣而能更認識世界的運作,

這在影響或改變前,都是重要且必須的過程。

 

而我也不夠溫:不夠會思考、產出和論述自己的脈絡,

最重要的是自信地表達。

我想我只能期許自己,

繼續繼續,降低無知度吧。

 

-

 

#考前雜感總是特別多

 

期中期末考前,該讀書卻讀不下去的時候,

除了做些平常很少做的事(ex.考前就想整理房間的都市傳說),

也會沒來由想回憶過去或胡思亂想,

翻翻以前的日記、看看以前存的資料什麼的。

看著那些遠近不一的軌跡,

某種程度,覺得最怕的原地踏步發生了,

但相信一定還是有什麼改變了。

 

赤裸而直接地,那篇日記還是刺激了情緒。

透過文字的連結,

那份軟弱、那種糾結、那般無助,

好似從來沒有離開過。

 

才想到當時,總以為未來的自己會如何如何,

但心境的轉換和隨之而起的行動,

畢竟都還是浩大工程。

「永遠都別嫌太晚吧!」要常提醒自己。

 

這也發現,迷惘不必然會隨著年紀漸長而消失。

 

被關住的歲月,

不一定是比較單純,但可能更有單純的權利;

不盡然是想回去,而是多少還是覺得,

有最大自由胡亂想像未來,

一切都不明朗得理所當然、心安理得的年紀,真奢侈啊~

能擁有那樣的時光也是如此幸運。

 

「好好享受當下的年紀。」

今天恰巧看到Sandy的文章,想記住這句話。

 

說來說去,專注在當下果然還是很不容易的事。

 

-

喜歡那個四處走跳的學期,

即使過程中難免有不耐或無奈,

但都走過來了呀。

 

回到開頭處,

能多了解自己一點,

就是這學期最大的收穫。

 

剩下的是要隨時檢視,

不要常常迷航中,不要慣性逃避,

這是對自己的期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