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過年,

最近幾年社群上不少內容在描繪對過年家族聚會的觀察,

包括圖文、語錄和影片之類。

嘲諷語氣居多,某些地方也讓人會心一笑。

或許該說,跟一年就見那麼一次的親戚互動,

其中必然有微妙的相處之道,

所以大家才會那麼有共鳴;

但另一方面,本應該熟悉的親人,

被時間、空間隔著的結果,

就是每年只能例行公事般相聚和寒暄,

想想似乎也蠻可惜跟可悲的。

 

而跟著父母回老家,也是我到目前為止,

幾乎每年過年最理所當然的行程。

每年跑的流程都差不多,

心情上也一直都一樣複雜:

小時候,能跟同儕玩耍的狂喜,跟和不熟長輩相處有障礙的厭惡,

交疊成了複雜情緒,

現在則是因為產生一些觀察和想法。

雖然心情複雜,但越長越大已對過年細節沒有鮮明的所謂好惡,

甚至是比童年時更有感、更希望去投入和珍惜當下的,

有著對於家族史的好奇,也有著想沈浸過年氣氛的動機。

 

整體而言,算是更喜歡的吧。

 

這幾天看到以「過年越來越沒年味」為主題的討論,

稍微有感,但不覺得那麼明顯。

可能跟家族的情況有關;

跟自己對過年的概念還沒建立、

根本不確定和不覺得過年有什麼特定輪廓有關;

或者因為,有點悲觀地覺得這是時代必然的眼淚(?)

 

-

#關於童年不再
 

以前有同輩可以一起玩耍,

而且我們之間有著,因為一年只能玩一次所以常會玩到不亦樂乎、玩到分離時會想哭的,

不知道說到底算是深厚還是太疏離的複雜情感。

然而最近幾年跟同輩們都很難碰頭了。

作為家族裡年紀數一數二小的,

長我幾歲的、曾經的玩伴們,

終究也長到很少回父母的老家(能自由決定要不要回)的年紀了。

就算見面,還是難免生疏。自此感受童年不再啊。

_

#過年那些需要自行消磨的空白
 

常要等長輩打麻將,等他們打到沒興致,

才能再轉移陣地拜年。

這大概是童年的過年記憶中,除了玩耍之外,最印象深刻的處境。

很小的時候,

只要時間一超過預期就會鬧彆扭;

後來是寄望(被邊緣的?)大人帶我們一幫無聊的小孩去兜風,

到海邊走走或騎腳踏車探探險;

再長大些,懂得自己找事做,

寫寫文章、自己走走路吹吹風(或狂吃東西)。

從小時候的愛拗脾氣,到現在的心平氣和,

從這裡見成長,有點可笑但自己感受著。

 

-

#每年都想學好的語言
 

語言的隔閡是有點美,但最多的還是無法理解的無力感。

每年這個時候,陷在熱鬧但對我來說無解的場合時,我才驚覺我又對自己失約。

說好要學的,一年後還是不輪轉,還是聽不懂。

每次這種時候就特別特別沒有融入感、特別覺得可恥、特別想叫自己滾XD

(但有時可以藉著裝作聽不懂來裝傻也是不錯喔XD 有時剛好就聽懂了沒辦法哈哈)

 

-

#寒暄的最高原則當然是不走心

 

以前對一些講話讓我這臭草莓不太能接受的親戚充滿敵意,

現在懂得人家沒有惡意,

不過是他們的說話風格嚇到小時候(太容易走心)的我,

不過是人與人之間僅止於寒暄的過年日常我小時候還不懂。

平常沒聯絡、一年或一年以上見一次,

作為長輩的他們也只是盡盡表面義務而寒暄,

表示對晚輩的存在的回應罷了,認真做什麼呢。

 

成長的過程,漸漸學會面對寒暄該有(?)的心態,

打太極、附和回去、亂回一通(?),

或在能力所及幽默一下,反正都是會隨風而逝的話嘛,

不怕尷尬、不怕句點,也不怕回得不夠完美,一起隨便講講聽聽即可。

但心底,嗯心底,還是會默默崇拜ㄅㄨㄚˇㄋㄨㄚˋ技術高強的親戚呢。

不要怪個性,還是怪努力吧。

常問自己,什麼時候才要學落落大方呢?

不過現在更多時候,會盡量省去想這些有的沒的的心力,

就只記得不走心的最高原則。

 

-

#到叫不出稱謂的親戚家裡,看見什麼吃什麼
 

其實覺得這很夢幻,

關於年節一到就不分你我,永遠分享著。

我就這麼跟著大人串門子,然後白吃白喝。

如果每一家一年到頭對任何事都那麼隨和,

這世界也就不會有什麼家族紛爭吧。

然而這當然是過年限定。

-

#煙霧瀰漫也是過年味
 

出入那些煙霧瀰漫、讓人覺得會立馬得肺癌的空間,

我總一邊為充滿日常味、本土味的場景感到有趣,

一邊又矛盾地為無法忍受的味道感到難過。

(到 底 為 何 要 在 室 內 群 體 抽 菸)

 

-

 

有在過年場合很重要、不出現會讓氣氛變很奇怪的人 ,

有那種每年重複講著不著邊際的寒暄話語(誰講都無所謂的話)、

出現與否好像都沒差的人,

有即使一年見一次,也讓你覺得他拿最溫熱的心對待你的親戚。

 

在沒見面的一年間,

大家平行著,但都是在自己的生活裡,

默默努力和面對難題的、活生生的人啊。

因為一些切不斷的淵源,

我們能保持著一面見一次的距離。

不喜歡也罷,不熟也罷,

就讓年節氣氛成為主角,

別太計較跟同溫層以外的人逢場作戲的過程吧。

我說他們在我同溫層以外,相對的,我也才是他們同溫層外的莫名其妙小孩呢XD

 

慶幸的是親戚間幾乎沒有那種本性尖酸刻薄,

又愛問那些被調侃是「長輩最愛問的討厭問題」的人。

或許就算有,也被我「覺得只是寒暄」的機制保護和反彈,

殺傷力就全消失了吧XD

 

其實我還是喜歡年節熱熱鬧鬧的!

只要大部份時候我可以是熱熱鬧鬧場合的旁觀者。

當話不投機,確實是半句多。

這時就讓我耍自閉吧,

讓我專心對鄉村景色眷戀一下,

讓我好好地胡思亂想。

 

而過年期間越多人穿梭踩踏、承載著最多額度熱鬧的屋子啊,

在平常時刻,要消化最多的寂寞唏噓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ffany 的頭像
    Tiffany

    寫著,感受著。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