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0414

 

-

#一些新的互動關係

 

因為修同堂課,又在同個時間點去小學實習,

認識了一位前三個學期沒講過幾句話的系上同學。

沒有到破除原本印象(因為目前感覺真的沒差太多XD),

不過有更深的接觸,還是能比較不片面地理解一個人,

我也總慶幸,自己還保有「不太從他人口中去定奪一個人」的能力。

 

雖然不是一拍即合,相處起來甚至挺尷尬,

不過就安靜走路相陪、偶爾想到什麼再聊,

也沒什麼不好啦。

 

對於社交,我似乎總是比較被動的一方,

雖然還是會依照心情、場合和對對方的興趣,

試著調整一下自己。

這種時候就覺得對方是什麼樣屬性的人好重要XD

心裡吶喊:「就拜託你嗨起來吧,或我們放心地一起安靜(?)。」

 

想起以前曾有好朋友說剛認識我時,

很怕跟我聊天的尷尬,

所以可能是我的問題吧哈哈哈~

應該是從國中開始,

我雖然也會感覺尷尬,

但通常不會因太介意而慌張了,

就是⋯⋯習慣了,的感覺,

想說讓尷尬靜靜流淌吧XD

偶爾還會有,根本沒意識到尷尬的時刻呢。

 

這禮拜還有一個類似的處境,

就是陪不太熟的、邊滑手機邊吃的同學吃飯。

那天剛吃完就碰到同學進店裡,

想說也沒事就待下來了,

不然直接落荒而逃(?)也挺奇怪吧。

雖然早晨的短暫小聊令人開心,

但真的不夠熟所以沒辦法持久地互動。

 

常常覺得,人手一機固然是這年代的悲哀,

某種程度卻也是確幸,

讓人們總可以靠手機逃離直視的尷尬。

雖然,聽起來好像很消極啦。

 

-

#說說話的力量

 

說說話果然還是如此必要。

 

和有點陷入泥淖的朋友說說話。

過程中,看著她的表情,聽著我們之間語言的流動,

我隱隱感受自己小小的價值:

可能很細微、很潛意識、很後知後覺的那種;

也試圖釐清我的價值觀:

自己也似懂非懂的、帶著悖論性的價值觀。

 

說分擔、解惑或安慰都太言重。

很多結確實不是單靠說話就能解的,

但一起分享、一起解構、一起想想停停,

終是讓結往鬆開的方向去的方法。

對於了解自己、了解對方,

也都是往好的方向去。

 

往捷運站的路上,說說話也很療癒。

 

上大學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是獨立,

其中最初階又或最困難的(從不同角度看好像會得出這兩種極端的結論?),

就是獨自做很多事、和自己相處吧。

個性使然,長期練習使然,

對我來說這不算是很大的障礙。

(曾經覺得最難的,

在尖峰時段獨自擠夜市覓食,

現在已經蠻可以了,

雖然還是不喜歡)

但在幾乎每天必經的路段,

偶爾能和相處得舒服的好朋友相伴走路聊天,

確實還是不錯的。

 

喜歡這樣,

不是依賴,

是有也不錯、偶一為之的小調劑。

 

(通勤獨處時光的神聖不容侵犯就是另一回事了XD

之前才和朋友聊到哈哈哈毛真多XD)

 

-

#考前焦慮

 

說來諷刺,在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中,

最熟悉的活動大概是考試,

卻還是每次都會有考前焦慮。

 

這讓我懷疑這是不是一個無解的、必然的定律。

不過,焦慮固然是定律,

準備的充分與否還是對程度有所影響吧。

總之就是自己平常不學好的問題了XD

 

而且其實考的科目很少,

讀的也不是那種三天兩頭就考試、

對知識的檢驗是以考試為重的系,

還是別亂叫好了XD

 

每次這個時節,

就會和同學討論到底忙於報告好還是忙於考試好XD

(什麼幼稚的假設性問題輪迴XDD)

目前還有考試焦慮的我投做報告一票!

(嗯然後趕報告的時候就會想說我寧願考試一了百了XD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