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說結論。還是很喜歡他的音樂,也很喜歡這場演唱會,甚至覺得在這場之後更被圈粉了,演唱會後遺症比我想像的嚴重,持續循環專輯不說,還一直找演唱會片段來聽XD(老實說本來以為看完差不多就會出坑了,對自己不易入粉且追星行動力低落的特質是有自知之明的)但可能還是需要為一些內容先打預防針?關於對歌手的框架、刻板印象、市場定位等的討論,或許會有點直白。但同時也會盡力精準表達,希望不是越描越黑的效果就是了XD 也可能我只是在試圖推坑之餘,又想表示推不動、推坑失敗的話很正常(結果我是在幫自己打預防針哈哈哈哈QQ),也可能是我對這種莫名的入粉經驗,還在驚魂未定、不知所措XD 所以想透過這種胡言亂語式的解釋來釐清自我。嗯大概是這樣。

  去年聽完專輯大入坑,卻赫然發現剛辦完專場,就是前腳剛辦完演唱會後腳就入粉,對於沒有參與到演唱會也是小扼腕。還在想下次不知道要到哪年哪月的時候,竟然就等到了辦專場的消息。本來就想說不管票價多少都要去,但真正看到票價時的確還是猶豫了十秒(??)。不過也就猶豫了十秒,開賣當天甚至心心念念要去搶票,也意外地搶票順利。

  有時候想來還是覺得這個入粉經驗很莫名其妙?雖然「情歌男聲」這種標籤不必要也不準確,還是姑且這樣說。好像真的沒有那麼喜歡過這種定位的「情歌男聲」,何況一開始覺得記憶點的部分還是差了一點。雖然本命(?)包含「情歌女聲」,但男歌手的部分,很喜歡的或是曾經入粉的經驗,真的幾乎都是以創作為主在走跳、姑且稱作才華型的(不是說唱情歌沒才華啦)(反過來說,那些人歌聲相對就比較還好XD)(要得罪多少人)。

  當然也是因為更認識之後,發現並不僅止於「情歌男聲」(哇不開玩笑,現場可以炸到不行,聲音多變到懷疑自己前半場跟後半場在看不同人的演唱會)(非常浮誇XD)。在得知他一些經歷和練唱歷程後,想神祕論地說,底子好是一回事,但就是在那些積極又堅持的練習和進步後所擁有的歌聲和詮釋,才更能深刻地打動人吧。總之就是,時間、緣分和火候都到了,所以粉絲也來了(?)。尤其在社群上也看到不少粉絲說對於自己的入粉很意外,整個覺得真是不孤單。看了歌唱老師的文,才有種恍然大悟感,關於身為聽眾的我們為什麼會受打動。

(好長的前言,但這裡沒字數限制而且也相對不容易被看到所以就盡情話癆吧哈哈哈)

-

  一開唱腦中就跳出的關鍵詞叫「生命力」,一種很想好好唱到底的感覺好滿,尤其是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嘶吼時。想到他在訪問常說,近年受到的訓練就是「不要想去控制聲音」,當天聽很有感,能感覺更自由地想隨當下狀態唱,很多地方也因此唱出了很多新意。即使第一段開嗓的部分的確小小遊走格式外,但情緒的部分絕對是很滿很真的。看了歌唱老師的文後,身為聽眾似乎也不那麼追求要聽到多「穩」的表現,想要聽穩的聽專輯就好XD(三觀衝擊無誤)(也因此越來越覺得「行走的CD」不是個很好的稱讚,扯遠了XD)

  照專輯曲序唱了三首,差點以為要這樣唱下去,雖然就算是這樣也超可以。現場的〈心和脈搏〉比想像溫暖浪漫,〈此生最美的錯〉也是聽專輯還好但聽現場會走心十倍的一首。

  接下來翻唱段也是一個超走心QQ 常常在一個想哭的邊緣,太適合想自溺的心情了。粵語在抒情歌裡本就是一個寂寞感爆棚的語言,〈月球上的人〉安靜又深刻。接著的〈Cannonball〉也好好聽QQ 〈給朱利安〉也完全是大亮點,從頭精彩到尾。〈我們都寂寞〉好有畫面好容易沉溺呀,大放大收一樣很鬼。可能因為除了〈給朱利安〉之外都不太熟,更能完全投入他的詮釋。安靜中得到療癒的能量,太喜歡這段了,肯定會記得很久很久的。該說不愧是選秀出身,很會選適合自己的歌嗎?

  搖滾的段落也很讚,可能因為是比較少聽的曲風,特別覺得能沉浸在這種炸裂感很難得。這段編制似乎都比較像原曲,驚喜可能相對少了一些,但歌聲獨一無二所以還是很驚喜(又開始語無倫次)!自己的歌〈我不會接龍〉好神好穩(還是忍不住用了穩來形容XD)。然後〈海浪〉電吉他solo的時候很帥(迷妹上身)~可能因為都太聚焦在vocal,常會忽略了他其實也常自己在彈樂器XD

  入坑大關鍵〈沒有因為之所以〉現場還是百分之百的療癒。想到去年500趴在雨中聽,然後又是歲末年終,有夠走心QQ 這次在走心之外,更有一種圓滿感,太療癒。〈越線〉超級穩(又說穩XD),而且也非常喜歡這次改的一些唱法,就此對這首的喜歡度又提升了。發現聽現場的其中一個意義,就是讓那些你已經聽了7749遍的歌重新活過來呀,甚至是以不同的面貌。

  狀態對才聽得到的〈躍〉,聽得出比較自在了,最後釋然的笑已經太感人QQ 當下真的是有一種想姨母笑的感動(?),有點莫名卻也不那麼莫名,多少當然是因為有點共鳴,加上本來就是喜歡替人開心的個性XD 反正就是⋯⋯嗚嗚嗚(再度語無倫次)。這場的大重點無非是最後宣布走出憂鬱症了。總覺得揭露自己「好了」也需要勇氣,甚至不亞於揭露正身在病症其中。希望他一直好好的,但也接受不快樂的發生。總覺得在場的大家會成為粉絲,多少也和理解這些狀態有關吧,那個當下突然很想跟全場觀眾共勉XD

  收在〈Perfect Day〉也讓人很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不過也已經太圓滿了整個氣氛QQ 非常喜歡最後用光影透進樹葉、樹葉搖動等畫面,來講把握當下的概念,很特別,勢必會很深刻的。(現在叫藝人老師好像變成一種梗,但中間talking不管是內容還是語氣,很多時候聽了真的都會想叫他一聲老師XD) 

  點歌環節甚至有兩Part,還唱了快十首,好寵粉XD

  最後下台互動了蠻久,所以不太有明確的散場時間,不過我也待了一陣子看他跟大家玩(?),蠻有趣的XD 前一天官方說沒有簽專輯的時間就沒帶了,發現能簽微微覺得可惜,但簽名這種事其實也還好的。

  最後在這裡偷偷感謝提供歌單的知音網友Gina! 也謝謝Youtube上有粉絲上傳的影片可以看,幫助我回憶跟再沉溺一次XD

-

  記錄一些聽歌以外的心得。(寫完發現篇幅更多XD)

  沒有嘉賓真是很好的安排!光聽他唱就不夠了,嘉賓真的不是一定要XD 知道上次專場有請同公司的歌手當嘉賓,然後演唱會前幾天看到瑀禾的發文,好像有些文字讓我以為她會是嘉賓,但又隱約覺得不太可能(而且如果是應該反而會保密XD)。

  看過一些專訪,但其實對他的個性不太清楚,不過專場就有感覺熟一點了(??)。然後拿大抄看著講超可愛!身為逐字稿常備者,覺得好親切呀認真想哭(?)。沒看過歌手在表演這樣做哈哈哈,但,真的耶,誰說歌手一定要很會講話、很會做效果,尤其看了歌唱老師的文,深刻感受「歌手的自覺」很重要很有道理,佩服他的忠於原則,也覺得這種屬於歌手的認真值得珍惜。

  雖然看的演唱會還不多,但不管是自己看還是和朋友一起看、需不需要門票,可能因為怕不夠熟歌手的作品、怕跟大部分粉絲調性不合等,何況演唱會終究是個群聚的場合,總之去之前多少會需要一點心理建設,雖然隨著年紀增長的確已經沒那麼嚴重啦(本來想寫說就是I人本色,但現在很多人說不要拿I人當擋箭牌XD)。不過那天演唱會,有點意外的是,進場時就有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全與融入!發現一個人來看的不少,也都蠻客氣禮貌,或許是剛好站的地方是這樣的屬性。而且周圍的粉絲都和我一樣冷靜,觀察現場也多是這種冷靜派XD 果然粉絲性質和歌手還是會有點相關。不過第一排熱情的粉絲也很讚,滿滿的青春少女氣息,讓肯定會很走心的場子多了一些幽默可愛!喜歡~(雖然有點小意外粉絲群裡有這種路線的,會以為走到韓團的場子XD)

  Legacy站整場實在有點累,不過這次經驗其實不錯(雖然也就兩次經驗XD)(懶人如我,以往看到場地是Legacy站票去看的意願就打折一半XD 加上好像莫名沒有很喜歡那裡,覺得Zepp站票都好一點XD)。上次看梁文音,因為人相比是蠻多的(那次比我預料的多,而這次比我預料的少,結論:我不會預料XD),記得即使我很早就排隊入場,也站不到視野好一點的位子,而且是稍微搖擺就會和旁邊人撞到的那種擁擠度,還有聽到後來冷氣蠻冷的。這次完全很完美!視野好、人和人之間有空間、空調溫度剛好。只是還是希望下次在有座位的場地啊啊。

  然後覺得這場演唱會宣傳很多很夠力,在我想得到跟想不到的地方都看得到很多宣傳XD 相關的社群沒有追蹤的很多,也都是因為他的轉發才會看到,但很多次的確都會讓我想說:欸~居然也有找這些人跟單位合作宣傳。這方面Sony超厲害,大Respect!(梁的宣傳就相對很客氣且明顯出不了圈的感覺,雖然粉絲基數不一樣,策略當然也不一樣,這次應該還是偏向「路人粉多拉一個是一個」的概念)一天一Cover的宣傳策略也很讚很符合特質,不過因為是從他自己的作品認識他的,相對來說,可能還是喜歡或說習慣聽他唱自己的歌,而不是那麼被翻唱作品吸引(當然聽了還是常會覺得驚喜)。不可否認,能把別人的歌詮釋出自己的味道絕對是個特色,但如果對一位歌手的喜歡跟期待是建立在翻唱別人的歌,說什麼似乎都有點不對勁?(寫一寫突然領悟到自己這幾年不太看選秀的原因?XD 也發現在自媒體時代,隨著翻唱俯拾皆是,對比之下更能發現能打動人的是少之又少)而喜歡歌手的翻唱幾近凌駕於自己的作品,雖然我也覺得是個蠻酷的感受,但終究可能是說明他還碰不上那種完美代表作(像第三張之前的關詩敏就有點給我這種感覺XD 還好有第三張的發行)(欸為什麼我連這種事都可以廢話那麼多XD)所以記得在專訪時講過,珍惜自己這個特質的同時,感到迷茫也是在所難免。從這點來講,頗慶幸是在發專輯後知道他,比較少有想聽他再次翻唱某首歌的期待(話是這樣說的嗎?XD)(啊不過點歌環節就會非常感謝有資深粉提供意見)。也期待之後唱出新的代表作。

  之前看到唱片公司老闆發的文,才想到在演唱會之前對他的長相其實也印象模糊,完全是歌聲和作品先決、代表了他。這次認真盯了整整兩小時,可能可以說比較熟悉了XD 努力遙想(根本不到一年好嗎XD)在電台聽到歌曲去搜尋他名字時的第一印象,先是以為是中國歌手,再來是覺得專輯造型好陷阱XD(有陷阱妹一詞但好像沒有陷阱哥?XD)具體來說是身上飾品很多、很有侵略性的感覺,但聽專訪又改變了這種印象。總而言之,其實除了歌聲和作品,對歌手本身是非常不熟悉的,在這樣的狀態下,還非常願意去看售票演唱會,也因為如此才會覺得是那麼特別的入粉經驗。不過仔細想想,喜歡一個歌手或許就該是這樣吧。之前看到阿夜寫關於這個時代的音樂人需要具備的條件,會心一笑之餘更多的是感嘆XD

  雖然我的文章總是在自我分析、找原因,但其實很能理解,聽眾對於類似路線的歌手,會不會喜歡、喜歡哪個多一些,真的很靠緣分。就拿同公司都有些同質性的幾位男歌手來說,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粉絲群不是那麼高度重疊,而是各有擁護者。但真的要分析原因,為什麼比較喜歡哪個而不是哪個,因為音色、創作、作品風格、個人特質?或許還是講得出來,但客觀來說不是那麼鮮明的絕對壓倒性理由,所以就是緣分吧。有的聽了就是喜歡,有的怎麼聽就是比較無感一點,或者哪天因為哪首歌才會有感。

  後來回去看到一些轉發的動態,也連進那些帳號看,發現鐵粉不少,而且鐵的程度是從很早就發現寶藏歌手、發單曲時就一路支持甚至看過幾次現場那種,或者帳號發的東西不多但跟他相關的內容就佔了八成,看了很開心耶,一樣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

  或許之後不會那麼粉了,因為大概知道,除了歌聲,專輯內容很中也佔了這次入粉原因很大部分。這張製作物、企劃都太好了,第二張要超越勢必有難度。而我也還不確定,他對我來說是不是偏向梁文音那種音色粉(aka唱什麼都可以XD)。而且聽歌路上,多的是第一張專輯很喜歡後來就還好的例子,所以話不說太滿。但就算以後真的還好了,還是想好好記下這個時刻如此被圈粉的感受。

  如果蟄伏十年,是為了夢想之路走得長長久久,可以說是很值得的吧~祝福這樣認真對待自己專業的人,可以被更多人聽到。

  照慣例附上幾張永遠在亂拍的照片。必須說開場前那個主視覺佈景很讚,配上聽眾人群更是別有一番風味(?)。然後看手機裡的照片才發現怎麼都是在脫襯衫後照的,欸我真的不是故意的XD

【聽現場】徐暐翔《到月球的寧靜海走一走》專場演唱會/2404

【聽現場】徐暐翔《到月球的寧靜海走一走》專場演唱會/2404

【聽現場】徐暐翔《到月球的寧靜海走一走》專場演唱會/240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ffany 的頭像
    Tiffany

    寫著,感受著。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