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主要目的是記錄閱讀本身,所以只簡短寫點主觀感受(和垃圾話),不是太嚴謹的書評,也不是精鍊的摘要。希望多少能給在觀望要不要讀某本書的人一些參考。

-

1.《衣櫥醫生,帶你走入對的人生》/賴庭荷

  自從知道這位衣櫥醫生後,就覺得她應該出本書的!好一陣子沒有follow她,這作品突然就問世了,驚喜。這本書走實用路線,包含很科學地用數據認識風格類型、用對自己的基礎認識找出適合的色調,也關於誠實面對自己、釐清消費習慣,和對所有物應抱持的態度。雖說是實用路線,文風卻是溫暖的,一不小心可能會以為在閱讀心靈成長類的書(?)。我想,身在這個時代,受外人眼光左右的狀況可能更甚任何時候:到處都有和「打扮」扯得上邊的商品廣告,到處都有各種風格樣板就這麼端到你面前、半逼迫著你參考;不過,或許我們可以藉著更認識自我,進而找到自己最滿意、最舒服的樣子,試著享受自己的獨一無二。

 

2.《安靜是種超能力》/張瀞仁

  近幾年關於內向者的書不少,不過這好像是我第一次接觸,所以猜想它和其他同類書的差別,就在這本是實用面向而不是心靈成長類吧。作者用自身經驗當例子,敘述身為內向者,如何能在完全不具身份優勢、甚至可謂不友善的產業,一步步突圍並取得成就的歷程。面對過程中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她試著以內向特質做著力點,再將領略到的心法發展出一套合宜的應對方式,一路走來也才能不被「內向者」這個標籤所限制。

  雖然是很職場取向的書,但作者的文筆很好,是既能條理分明又能滿溢溫馨那種,在很多地方,她的掙扎跟努力,於我或很多人應該都是不陌生的,會讓內向者感到不孤單跟受鼓勵。這本書還有個特色就是會旁徵博引,包括關於工作力、效率、或是同樣解釋內向者內容的書,有種看一本書就很超值的感覺!能透過作者的整理接觸很多好書的重點。(發現一堆書都是在我借書清單上,但在圖書館已經被預約到天荒地老的書XD)(最後特別感謝借我書的好朋朋><)

 

 

3.《出發!成為我們期待的大人》/陳怡彣

  沒記錯的話,好像是因為之前有個頗欣賞的同學推薦才看的。總體而言是本溫暖的書,看完對作者也很佩服,雖然道理大多是老生常談,但透過她的故事,又更深刻、更鼓舞一些。不過可能給高中生閱讀最適合。(或許也是這本書本來的客群)

 

 

4.《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班傑明.史鮑,麥可.桑德

  集結了各界人士的起床後行程安排,就是五花八門、任讀者參考這樣,從這個出發點看的話其實不錯,那些經驗談是很豐富的,但真的要說有什麼時間管理技巧的話就⋯⋯其實沒有,而且因為都是美國人,所以習慣、思維什麼的其實不太一樣,個人覺得在實用性上沒有太大幫助。(或者我看太多同類型的書已經麻痺XD 看到最後竟然有點不耐哈哈)

 

 

5.《專注,是一種資產》/柚子甜

  算是超乎期待很多!對於日常各種活動,包括吃飯、走路、通勤、用手機等,要如何做到心無旁騖地執行,都提供了一些思維和實作方法,並且不是靠自制力而是根本的心境轉變。本來以為會偏水,結果意外地非常實用,甚至覺得跟《原子習慣》一樣,是很可以在執行過程中反覆查看的工具書,而且可能因為作者的口吻很實在,所以讀來特別具說服力XD 雖然還沒有認真實行她所謂的「調養週期」,但自從看完後,每一兩天就會有意識地用幾個活動做專注力練習,相對於原本,完全沒想過專注之於生心理的重要性,覺得僅僅有這種意識就已經很好了(標準要多低哈哈)。

  在偶爾的練習經驗裡,覺得專心走路大概是難度最高的XD 不聽音樂就罷了,隨便看個招牌和路人,思緒一下就飄好遠~~~看來修行是個漫漫長路呢。讀這本書時也有點感慨,曾經「專注」對我們可能不是什麼重大課題,現在卻需要一點一滴找回來⋯⋯。當然一定有早就維持好「專注體質」的人啦,那種厲害的人也不用看這種書了XD

 

6.《我的存在本來就值得青睞》/吳姍儒

  猜想不少人應該都對演藝人員寫的書持保留態度,但如果知道是平常就會寫寫字、有閱讀跟寫作習慣的人,可能就不用太擔心(?)。關注她的社群媒體蠻長一段時間,當初正是受文筆吸引,和演藝表現關係確實較小(是很喜歡她的幽默感XD)。在本來就喜歡跟熟悉她的文字鋪排之下,對於沒能記錄在社群的故事和思想,或說造就她樣貌的那些軌跡,也帶著一點好奇,所以決定看看她這本處女作。

  她的文字冷靜細膩、引人入勝,不過於淺白卻也好讀不艱澀,如果對她一無所知,或許真的會以為是專職作家。這可能也表示,她已然達成了最初的夢想。至於讀完的感覺,總而言之是挺喜歡的,本來就覺得她是個妙女子(XD),但透過這本書更深層地認識這個有趣的靈魂,還是蠻驚喜的。

  基本上蠻欣賞她的態度理念和談吐應對(至少我所看過的),所以相對不在意,網友及媒體以她和親人的連結所做的文章;或許也因為她當過國中老師這段經歷,讓我莫名覺得她在演藝圈是個特別的存在。意外也不意外地,書名正是出自於教學那段歷程的體悟(雖然書名乍看可能有些中二XD),而本書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亦正是寫著她自身求學和後來教學的章節,不管是援引學習的相關理論,還是教學時著重「進步」的觀念,跟課後輔導的故事,都很有感觸~即使那位學生當下不見得可以理解老師所說的話,但願她記得被這樣柔軟地對待過。

  修過教程課,看了更多例子、更多故事後,越深感每個靈魂,在成長階段可能都需要那個拉住他的人,或者事、物、某種力量?像之前在某篇文章寫的,教育某種程度、某個方面,也就是一個人在關鍵年紀,需要碰上一個能為其解惑、給予充分同理,讓他對生命多一點熱情、少一點糾結的人吧。有時候覺得,或許要定義「好老師」,不見得是透過評價在所有事上親力親為、勞心勞力的程度,但態度跟觀念一定要正確(即使何謂正確見仁見智),讀這個部分時特別有感。想到她之前透露說希望未來能繼續為教育做點事,如果真的成的話應該還不錯吧!

  看她寫自己的成長感悟,會產生一些自省,像是在對友情的敘述裡,身為與她相對的那種角色,如何學著更坦白直接之類;或是找到很有共鳴的內容,像曾經用顏色識人識己云云XD 還有更有趣的是,其中某些文字真的就是我心裡曾重複的字句和曾有的感覺~~~且都不是金句、大道理的部分,是那種看似稀鬆平常的敘述,例如對「放學」這時間、這詞彙的印象,或是什麼「以為深深掩埋的終將自然成為堆肥」這類感覺雲淡風輕的句子哈哈哈,覺得很妙,共感的部分!然後每篇都會推薦音樂這個部分也特別,她的聽歌路超級廣~喜歡!(不過身為喜歡立蛋音樂的人,得murmur一下Standing Egg拼錯了><)

  寫得有點多有點亂,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久違地看了非工具書類的書哈哈(又久違XD),總之個人覺得可以推薦,尤其如果抱著看輕鬆散文的心態讀,應該會超乎預期那種。

 

 

-

結果一晃眼,

第三篇閱讀記錄文還是隔了超過半年XD(對自己傻眼)

畢竟學期間為了課業以外看的書真的很少很零碎,

以致大部分都沒辦法放在讀畢清單QQ

(而為了課業看的書,心得評論什麼的就不好寫在這了,太失學)

 

話題延續,

最近覺得寫系上作業時,

對於比較專業、學術的書和文章,

理解力都不是太好,

可能跟對該領域的慧根(?)、興趣、認真度有關,

也可能跟平常看的書真的都很「閒書」有關吧XD

所以⋯⋯

 

 

好其實就沒有所以了XD

  

 

arrow
arrow

    Tiffa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